2020年8月4日,重庆、贵州、海南三省(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冠脉扩张球囊集中带量采购的公告》,标志着又一跨区域带量采购联盟的诞生。8月12日,三省(市)就《冠脉扩张球囊联合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时间截至8月14日17:00。

根据《意见稿》,本次带量采购日常工作和具体实施由贵州省医保局承担,采购周期原则上为1年。采取按产品类别分组的方式,通过限价报价、专家投票、竞价议价等流程遴选出中选单位。确定的集中采购产品,公立医疗机构必需完成采购量,且不得组织二次议价。报价低于同组“最低报价”的 1.9 倍的企业拟中选本项目分为预扩组和后扩组分别招标,同一企业申报了多个注册证产品的由专家组选出一个产品作为该企业的代表品进行谈判,包括竞价和议价两种方式。每组合格申报企业在4家及以上的,将采取先投票入围再竞价的方式:1)由专家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规模、产品配送能力、产品稳定性、售后服务、操作培训、不良反应发生率、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因素进行评判,进行无记名投票,每组得票数从高到底进行排序,选出入围企业;2)入围企业再采取竞价方式,按申报价从低到高,依次确定企业顺序。最低的为第一顺位,次低的为第二顺位,依次类推确定其他顺位;根据意见稿规定,本次谈判报价不得高于“全国最低省级挂网价”(不含自报价和备案价)或“已开展带量采购省(联盟)中选价格”之中的低价。目前,冠脉球囊类耗材在全国省级范围内仅有江苏省带量谈判结果落地,平均降幅74.37%,最大降幅81.05%。此外,湖北、浙江筹备的谈判工作即将展开:湖北暂定8月26日报价并公示拟中选结果,浙江计划于9月4日前完成申报,若准备时间充足,这两省的价格也可能被三省联盟采集,企业的谈判处境会更艰难。3)“企业报价”≤同组“最低报价”的 1.9 倍的企业按顺位获得拟中选资格;
4)如未达到中选企业数,剩余名额由未中选企业进行第二次报价,在小于最低报价(同组第一次的最低报价)1.7倍的企业中由低到高依次选择中选企业;
5)如出现报价相同导致拟入围家数超过竞价规则规定数量的,按联合采购地区已上报的企业产品历史采购数量排序,确定拟中选企业。
每组合格申报企业小于等于3家的,采取议价谈判的方式确定拟中选企业及产品。
同分组产品,根据符合申报资格的实际申报企业数,确定拟中选企业数量如下:

除代表品外,同企业相同功能属性的其他注册证产品按申报的全国最低挂网价同等降幅计算后确定价格。假设某品牌分别申报A、B两款产品,A、B两款产品在全国省级平台挂网最低价分别为3000元和3500元。A产品作为代表产品报价600元中标,则B产品中标价格计算公式为:B产品中标价=(A产品中标价/A产品全国省级平台挂网最低价)*B产品全国省级平台挂网最低价=(600/3000)*3500=700。 近期,“代表品”概念在带量采购项目中频繁出现,各个地方的定义存在差别,光是在球囊类带量采购项目中,已经出现三种标准:第一,同功能属性的其他产品与代表品执行同一价格(湖北),所有产品价格统一调平;第二,同功能属性的其他产品价格不得高于代表品价格(浙江),这种情况下代表品作为一种“极限值”存在;第三,同功能属性的其他产品与代表品执行同等降幅,允许产品之间存在梯度价差(三省联盟)。三种方式各有千秋,对企业来说,三省联盟的标准或许不会将产品价格控的那么“死”。
本次约定采购量的分配将根据“在保证中选企业原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剩余采购量由各医疗机构按价格由低到高依次选择”的原则确定。另有几点附加要求:
1.中标价格高的产品采购量不得高于中标价低产品采购量。2.同一企业相同功能属性的多个注册证产品在三省市有销售的,如某一产品未报名本次集中采购活动的,原有市场份额将纳入剩余采购量中。3.中选企业如有相同功能属性的多个注册证产品的,各医疗机构在保证同一中选企业原有市场份额时可自由选择该企业的所有产品。4.在完成中选耗材采购量的基础上,各公立医疗机构剩余用量应优先使用中选耗材或省平台上其他价格适宜的品种,但采购数量不得超过中选耗材的采购量。“保证中选企业原有市场份额”的要求实际是在稳固产品现有市场格局。这一原则下,不会出现小企业靠低价获得最大额市场,而原市场份额大、知名度高的企业因为谈判不力造成损失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供应效率,并兼顾到了医疗机构和患者的产品使用习惯。
《意见稿》显示,本次中选品种的价格不对外公开发布,不进行公开交流,仅限本次医院签订合同时使用。采购周期内实行价格联动,联动范围包括国家集采价格、三省联盟公立医院实际采购价格、其他省级带量采购价格。国家带量采购价格生效后,统一按国采价格执行;医院实际采购价和外省带量价中只要出现低于本次中选价格的,就低调整。结论:为了放大“带量采购”效果,不同形态的跨区域联盟相继涌现,随着联盟数量的攀升,各联盟不再有明显的区域界限,不同联盟之间存在成员同时入盟的现象。就渝贵琼联盟而言,成员均已经在近期多个交叉联盟中开展过不同类别医用耗材带量采购:5月21日,贵州、重庆、云南、河南四省(市)新联盟成立,对吻合器类、补片类、胶片类开展跨区域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工作;7月17日,包含贵州、海南在内的10个省(区、兵团)省际联盟成员对人工晶体开展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
可以说,随着越来越多跨省联盟的落地,耗材带量采购实现了“点—线—面”的逐步铺开,采购品类不再局限于高值耗材,带量采购价格也逐渐联动,实现连片降价,为即将到来的国家集采打好了坚实地基。
原创声明:本文为华招器械网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视为侵权。投稿、线索等请添加微信yefangbeauti;商务合作:15951812304(杨露);会议合作:18115603559(张文)